网站首页 | 机构设置 | 规章制度 | 支部活动 | 学习园地 | 党风廉政 | 创先争优 | 工会之家 | 资料下载 
          廉文荐读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>>党风廉政>>廉文荐读>>正文

 
 机关作风 
 廉文荐读 
 模范榜样 

 

 

 

 

传世经典 修行镜鉴 ——感悟《大学》要义的现实意义
2016-12-01 11:08  

在经典古籍中,“四书五经”是我们耳熟能详、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,其中,《大学》尤受推崇。

《大学》原为《礼记》第四十二篇,不到两千字,集中体现了儒家的理念和追求,哲理深刻,令人钦佩和折服。

《大学》开篇阐明了治国安邦的宗旨“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”的“三纲领”。“明明德”意思是发扬我们原有的“明德”。“亲”同“新”,即革新、弃旧图新。“亲民”即“新民”,是使人弃旧图新、去恶从善的意思。这与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与时俱进、开拓创新、积极主动工作是一致的。“止于至善”是指达到最完善的境界。要实现这“三纲领”或称“三个目标”,作者提出了递进式“八条目”或称“八项措施”,即“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。

一是“格物”。“格”在这里有“穷究”的意思。“格物”即认识、研究万事万物,探究事物的原理。这是认识论的重要问题。朱熹对“格物”的解释是:“所谓格物云者,或读书讲明义理,或尚论古人别其是非,或应接事物而处其当否——皆格物事也。”这是举例说明什么是“格”的,“读、讲、论、别、应接、处”都是“格”的范畴,告诉了我们研究事物的具体方法。其中“读”主要讲间接实践,即学习已经现成的知识;“应接”主要讲直接实践,就是亲身与事物打交道,亲自体验。朱熹还强调,“格物”要“穷尽事物之理,若是穷得三两分,便未是格物。须是穷尽得十分,方是格物”。又说“世间之物,无不有理,皆需格过”。这是一个认识真理的过程,既强调了学习理论的重要性,同时更加重视亲身实践和体验。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唯物史观,深刻理解和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,从而认清事物的本质,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,真正解决好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。

二是“致知”,即获得知识。“致知”和“格物”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,“格物”是认识的方法、认识的过程,目的是“致知”,即得到知识。换言之,“致知”是“格物”的结果,“格物”是“致知”的手段。《大学》把“格物”与“致知”作为认识密不可分的两个阶段,即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,这是十分有道理的。通过“格物”,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,达到对事物全面、透彻的认识,便是“致知”。社会在发展、时代在变化、人类在进步,要正确履职尽责,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,每一名领导干部都不能因循守旧、按部就班,不能满足于老经验、老办法,满足于现有的学识和见解,必须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,向书本学、向实践学、向人民群众学,把握做人做事的基本知识和安身立命的底线,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干部群众的期待。

三是“诚意”。“诚”即诚实、真诚、忠诚;“意”即心意、心志、心思、意向、意图。“诚意”即真诚的意念。《大学》说:“所谓诚其意者,毋自欺也。”意思是要使自己的心意诚实,就要做到不欺骗自己。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人对事都要做到真实、真诚、诚信,不欺人亦不自欺,特别要在“慎独”上下功夫。《大学》又说:“故君子必慎其独也。小人闲居为不善,无所不至。”意思是,君子在独处时,也要使自己的行为谨慎,一丝不苟;小人在独处时,什么坏事都可能做得出来。朱熹也说:“独者,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。”这要求我们无论何时何地,不管有没有人注视、监督,都要自觉遵守道德和党纪国法。可以说,“慎独”是一种修炼。能否做到慎独,是领导干部品德和境界的大问题。

四是“正心”,即端正心思。要端正思想态度,保持正确、良好的心态。在对待生活、工作与事业上,要从客观、务实、公平、公正的角度出发,做到不急、不躁,不偏、不倚。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,正心的根本在树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,坚持立党为公、执政为民的理念,真正从内心深处搞清楚“我是谁、相信谁、依靠谁、为了谁、服务谁”,以忠诚之心对待党的宗旨,以敬畏之心对待手中权力,以感恩之心对待人民群众,以公仆之心对待事业和工作,始终做到“群众利益无小事”,想群众之所想、忧群众之所忧、急群众之所急、帮群众之所需,真正为人民掌好权、执好政、谋好利。这是为官之本、正心之魂。

五是“修身”,即修养品性。“修身”的关键在“正心”。《大学》说:“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,身有所忿惕,则不得其正,有所恐惧,则不得其正,有所好乐,则不得其正,有所忧患,则不得其正。心不在焉,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,食而不知其味,此谓修身在正其心。”《大学》“八条目”中,最重要的是“修身”。“修身”是“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”的落脚点和归宿,又是“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的出发点。习近平同志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“三严三实”要求,第一条就是“严以修身”,可见其重要性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以此为镜,时常照一照自己的思想;以此为尺,时常量一量自己的行为。自觉加强党性修养、坚定理想信念,自觉提升道德境界、追求高尚情操,自觉远离低级趣味、抵制歪风邪气。只有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和思想品德,无偏见、无私心、无邪念,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。

六是“齐家”,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。《大学》认为:“所谓治国必齐其家者,其家不可教,而能教人者无之。”意思是,要治理好国家,必须先整治好自己的家庭,不能教育好自己家人而能教化别人的事情不曾有过。家风连着党风政风,家风纯洁与否至关重要。一名领导干部如果没有良好的家风,必定疏于管教,甚至纵容家人收受贿赂,这样的领导干部坠入腐败深渊那是迟早的事。曾有人统计过,绝大多数腐败案件中涉及的贿赂,都是由领导干部配偶、子女收受的。唐代诗人罗隐在《夏州胡常侍》一诗中有“国计己推肝胆许,家财不为子孙谋”的名句流传后世。领导干部不仅自己要廉洁自律,还要善于对配偶、子女从严要求、教育和管理,既抓修身,又抓齐家;既把好廉洁自律的“前门”,又守好家庭防线的“后门”。

七是“治国”。大凡治国,一定要先解决温饱问题,之后是千方百计使人民富裕。人民富裕,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,安乡爱家就恭敬君上敬畏法度,敬上畏法社会就平安祥和。反之则动荡不安。所以,社会治安良好的国家往往是富裕的,乱国必然贫穷。当前,一系列反腐败措施的相继出台无疑都是治国之举。只有遏制腐败,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,才能维护公平正义,真正让国家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,安抚民心,维护社会平稳,实现人民安居乐业、国家繁荣富强。

八是“平天下”。天下大乱,根本原因是不平、不公。就领导干部而言,平天下就是要立足本职岗位,积极主动作为,履职尽责、敢于担当,行使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,廉洁从政,勤政为民,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鞠躬尽瘁。

如何做到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?值得每一名领导干部深思……

来源:中国纪检监察报

关闭窗口
 
 

  专题活动 more 

 
党史学习教育官网
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
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网

  资料下载 more 

 
机关第×党支部党员大会讨论预备...
机关党委发展党员工作文档模板
基层党建工作经费使用申请表
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流程图
入党转正申请书的书写和格式和内容
预备党员情况汇总表(备案)

 

东北电力大学机关党委    版权所有   2016